首页 > 必威体育 > 县区(园区)

埇桥区秸秆离田变“废”为“宝”

综合利用率91%以上

文章来源:拂晓新闻网浏览量:发表时间:2021-06-15 09:25 责任编辑:大数据中心

“以前看着地里密密麻麻的秸秆闹心,粉碎以后撒在地里太厚一层也不好种植,割下来没处堆放,送谁也没人要,现在好了,打捆机一过,收拾得利利索索,一点不耽搁夏种。”6月8日,在埇桥区桃园镇桃园村麦收现场,村民梁大妈站在自家地旁不停夸赞。

记者看到,这里的麦子大多已经归仓,一台秸秆打捆机正在奋力作业,一排排“平躺”或“半躺”的小麦秸秆瞬间被“吸”进打捆机,自动旋转、压实、打捆。很快,一捆捆圆桶型的秸秆被“吐”出,并有序码放在田间,等待车辆输送。

“目前,我们有11台打捆设备在田间同时作业,免费为桃园镇4个村的3万亩小麦秸秆进行打捆、运输,确保种植大户、农民按时播种。”27岁的韩柯望,是宿州柯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,从事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服务已是第二个年头,现拥有100亩秸秆收储场地。韩柯望对记者说,平均每亩地能收割七八百斤秸秆,他的公司跟农户通过“两不找”的形式,把收来的秸秆输送给牛羊饲料厂、发电厂以及以秸秆为加工原料的厂商。“秸秆离田的好处有很多,首先是防止秸秆粉碎还田之后容易霉变生虫,对庄稼生长产生不利影响,其次是能有效防止农民燃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,减少农户自己收割、运输秸秆时产生的各种费用。另外,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为需要的厂商提供优质生产原料。”

记者随后来到位于桃园镇的宿州瀚林纤维科技有限公司,只见一车车打好捆的秸秆正陆续“进场”。“我们把回收来的秸秆和树木按照7:3的比例放在一起粉碎,再从预热料仓进入蒸汽加热蒸煮罐,经过高压蒸汽软化后,进入热磨机盘磨研磨,分离成合格纤维,为造纸和生产环保餐具提供原材料。”该公司负责人王友金说,以前公司的生产原材料多以木材为主,经过不断摸索、研究,发现小麦、玉米的秸秆都是很好的生产原料,秸秆的有效利用不仅降低了森林采伐,还能变“废”为“宝”。“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建设,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,年产量可达10万吨,年可利用秸秆7万吨左右,预计年产值可达1亿元。”王友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。

近年来,埇桥区为践行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格局中,继续深入做好秸秆禁烧工作,致力探索标准化秸秆收储体系建设,大力发展秸秆能源化、原料化利用,稳步支持秸秆饲料化、基料化利用,鼓励秸秆离田存储、利用,不断优化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水平,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、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“为全面贯彻落实《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》,埇桥区加快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,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利用模式,加速建设秸秆现代环保产业示范园区,推动形成布局合理、产业链条完整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,着力构建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农民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。”埇桥区农业农村局能源办主任张沪宁表示,2020年,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%以上,产业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比例达到42%以上,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比例达到35%以上。同时,出台秸秆打捆离田奖补政策,对秸秆打捆离田收储量达2000吨以上的企业,每家企业给予10万元奖补,较好地促进了秸秆打捆离田,提高了秸秆离田率。

下一步,该区将继续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,以秸秆及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为突破口,积极探索现代农业高效发展、绿色发展之路,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、巩固支撑。(记者 赵静)

热点新闻